2009年6月23日星期二

人择原理(三)

人择原理


Victor J.Stenger


鲜于中之 译


(续上篇


6、我们是宇宙的唯一?


 


我们生活在地球上,而不是水星、金星、火星,也不是太阳系中的其他已知星球。水星和金星太热,火星太冷。水星没有大气;金星的大气太厚,无法透过足够的太阳光;火星的大气太稀薄,无法提供足够的氧气和水。


地球的温度范围以及其他各种条件对生命来说都恰好合适。举例来讲,地球的大气对于太阳光谱的透射区域正好就是我们眼睛所敏感的区域。对此,人择的解释可以是:大气的透射谱经过了微调,以便地面上的动物和人能够相互看见。另外,大气对光谱的透过区,恰好也是太阳电磁辐射最强的地方。同样,人择考虑可以将此解释为,这恰好是为人的出现而设计的。但是,地球上能演化出生命,显然是因为条件合适。也就是说,地球上的生命形式对那些条件来讲是恰好的。


可见的宇宙中包含着数千亿的星系,每个星系包含数千亿颗恒星。除此之外,根据现有的宇宙学,在我们的视野边界之外,还有无法计数的天体。因此,我们的宇宙似乎有良好的条件在某颗行星上演化出某种形式的生命。的确,在外太空中,我们发现了许多种构成生命的化学物质,比如某些复杂的分子。当然,除非我们的确发现了地外生命,这个论断是无法被敲定的。


仍然有人预期,在我们宇宙中所能找到的任何生命形式都是碳基生命,或者至少是基于重元素的生命。微调解释意味着这是唯一的可能。然而,这是一个巨大而不合理的假设。即使我们宇宙中的所有生命形式都基于重元素结构,也不能排除在其他物理规律和常数的组合中演化出生命的可能性。仅此事实就能成为微调论断的一个致命打击。


对于搭建能够演化出生命系统的复杂分子系统,碳元素是最合适的砖块。即使今天,通过碳元素设计出来的各种新材料也表现出了各种出人意料而引人注目的性质,例如超导性和铁磁性。但是我们没有理由假设碳基生命是唯一的可能。


从目前已有的物理与化学规律出发,我们可以设想一些从硅元素、或者其他与碳类似元素的基础上演化出的生命。当然,对于我们宇宙所选定的各个参数而言,碳元素最合适。但是一旦参数有一点小变动,也许硅元素就是最合适的。无论用哪种元素做材料,我们总需要一个恒星系统来开启烹饪生命的过程。所以,我们需要宇宙足够老,以演化出恒星系统。


当前,我们只能推测其他行星上,当条件不同于地球时,生命会是什么样子。如果我们知道有其他生命类型的例子,那将非常激动人心。但是我们没有。更进一步呢?如果这个宇宙中的电子质量、电磁作用强度改变一点,或者干脆完全换一套物理,生命将会是什么模样?这更成问题。当这些条件有所变动时,我们完全没有能力回答,哪些条件不允许生命、或者别的某种什么东西出现在宇宙中。


 


7、多宇宙


 


如我们所见,宇宙学的种种参数并不需要为生命作特别的微调,比如上文讨论过的宇宙学常数。在我们目前所持有的一个较为合理的方案中,四种相互作用从最初的统一演化到今天的强度。而且,当这些参数在很宽的范围内变动时,恒星的寿命都足够长。人们期待在将来能够出现一个统一引力与微观物理的理论,并且能够用它计算出决定物质基本性质的很少几个参量。不过,即使这种期望在今天显得不太现实,现有理论也指出了回答人择问题的另一条出路。
例如,一种方案是:我们所在的宇宙,只不过是海量的宇宙中的一个,这些海量的宇宙构成了一个超级宇宙,我们称之为多宇宙(multiverse)。在这些宇宙中,各种参数以某种随机的方式被选定,而我们宇宙所采用的这组参数恰好能够创造出我们这种形式的生命。


有神论者对多宇宙模型报以嘲笑。他们认为,我们根本就没有其他宇宙存在的证据。不过别忘了,对于这些人所说的上帝,我们同样也没有证据。至少在多宇宙模型的情形中,我们有建筑在实验数据的基础上的坚实的物理理论,而这些理论允许多宇宙的存在。而且,当前极其成功的暴涨模型暗示,导致我们宇宙出现的那个自发事件很可能已经重复发生了许多次。虽然这一点仍属于猜测,但这个猜测是建立在良好的科学与观测数据基础之上的。但是对造物主上帝存在性的猜测,既无科学也无数据作为基础。


另外,有几位评论家曾指出,多宇宙模型违背Occam剃刀法则。这是错的。Occam剃刀作为一种节俭原则,其本质在于,它禁止了必要理论假设之外的画蛇添足,而不是禁止在我们这个宇宙之外添加别的宇宙。比方说,虽然对于一个热力学问题,用原子理论解决它时,将引入大约10的24次方个对象,但原子理论并没有违反Occam剃刀。因为,它提供了一套更简洁、更强大、更经济的规则,而且这套规则的确为热力学系统所遵守。


事实上,多宇宙模型与我们目前的所有物理学和宇宙学知识都相容。引入多宇宙并不需要额外的假设。正相反,要想排除多宇宙模型,才需要额外假设存在一个超级的宇宙规律,它只允许一个宇宙存在。这反而是一个不经济的假设。就另一方面来说,我们也没有任何基础来假设只有一个宇宙。看来,有神论者们的论断需要两个既无理论支持、也无数据支持的假设:1,只有一个宇宙;2,上帝存在。


 


8、生命原理?


 


尽管宇宙对于生命而显然具有非同质性,但生命还是存在着。仍然有人认为这是非同寻常的现象。对此,物理学家Paul Davies提出,应当有一种生命原理(life principle)内嵌于物理学规律中,或者内嵌于宇宙的本质中。


显然,我们在现有物理学、化学与生物学中从没有见到任何基本生命原理出现的迹象,亦即没有出现任何生命活力(élan vital)将生命与非生命区分开来。Davies猜测,“法则与偶然的精巧混合也许可以被推广到宇宙学,从而产生自简单到复杂,再到生命与精神的直接演化。”


Nobel奖得主、生物化学家Christian de Duve与生物学家Stuart Kauffman亦持有相同观点。他们似乎都将生命原理视为某种尚不清楚的,具有整体性与目的论导向的自然法则。而Nancey Murphy等神学家则将这种观念称为非还原的物理主义(nonreductive physicalism),他们相信,在这个框架内,可以找到上帝与心灵的居所。同时他们也承认,在现代神经科学的各种证据面前,灵魂与肉体二分的传统观念已无容身之处。


可是,计算机模拟的结果指出,从简单到复杂的演化,可以纯粹通过人们熟知的还原性的物理过程来实现,这其中并不需要任何高高在上的整体性指导法则。所以,如果所谓的生命原理真的存在,它也只不过是一个层展规律(emergent principle)。这种规律存在于混沌系统与复杂性理论中,它们起因于物质粒子间非线性与耗散性的相互作用,当然,这种相互作用仍然是局域性的。因此,此类规律不应被视为新的物理规律,因为它们可从已有的物理规律推出,这即使没有直接的数学证明,也可以通过计算机模拟来实现。


 


9、微量的复杂性


 


也许,正如我们在这个宇宙所见到的那样,任何一个随机的宇宙,不论其性质如何,在随机性的宽广海洋中,最终至少都会自然地发展出微量的复杂性。与多数人的印象相反,在我们这个宇宙中,复杂性并非普遍存在。例如,比氢原子还常见十亿倍的宇宙微波背景光子,它的随机性只有十万分之一。我们平日里所见到的东西,无论是在天空中还是在我们周围,给我们的印象总是它们复杂性。然而这些日常可见的物质只占到了整个宇宙0.5%的质量。也许,我们的确不需要造物主,也不需要多宇宙,去解释这种对偶然事件的微小偏离。


我发现,神创论者为了证明存在造物主而做出的两种推理相互矛盾,这是很搞笑的。有时候你甚至能听到同一个人谈论这两种推理。其中,第一种推理是有关微调的论述。他们说,宇宙对于生命而言在各个方面都如此具有同质性,可见它必须是被创造出来的。可是,如果宇宙真的是如此同质,那么生命的出现理应是一个自然的过程。第二种论述经常被创生论者与反进化论者提及。他们说,宇宙对生命而言具有如此的异质性,因而生命必须是被创造的。在这种情况下,生命极不可能是自然演化的结果,因而必定是某个智慧的设计者所创造出来的。然而如果真是这样,生命就会很轻易地成为一个不可能发生的偶然。


如果宇宙不由上帝创造,那么它看上去就应当和我们所期望的样子相像。从这一点我们可以断定,在排除了合理性怀疑的情形下,上帝是不存在的。


(完)

2009年6月22日星期一

人择原理(二)

人择原理


Victor J.Stenger


鲜于中之 译


(续上篇


4、微调:旁观者的游戏?


 


电磁作用的强度由单位电荷e决定,它是一个电子所带的电荷。上文中的人择条件1声称,单位电荷e作为常数,需要被精细调节到距离其“自然值”很远的地方,以使恒星有足够长的寿命来支持生命的出现。


然而,e不是常数。从今天极为成功地描写了粒子与力的标准模型看,单位电荷e以及其他相互作用力的大小随着能量尺度而变化,而且在宇宙大爆炸后的一秒钟内变化得非常快。按照目前的理解,在大爆炸开始时极高的能量条件下,四种相互作用力统一成一种,就像Weyl所说的那样“自然”。换言之,单位电荷e的确开始于它的“自然值”。此后随着宇宙渐渐凉下来,这种统一的相互作用通过人称“对称性自发破缺”的机制分解成四种。与此同时,单位电荷e以及其他作用力的强度也逐渐演化到稳定值,与我们今天在很低能量下的经验一致。恒星形成,以及伴随其后的生命出现,都得等到这些相互作用分解得足够开。不过实际上这只需要等待非常短的时间:与一秒钟相比都微不足道。


为了指定宇宙方方面面的各种性质,实际上只需要四个参数,正如今天我们所知的:电子的质量、质子的质量、电磁作用的强度,以及强相互作用的强度。我曾经研究过典型恒星寿命的最小值如何依赖于前三个参数:将它们在今天的取值变化十个量级,我发现半数以上恒星的寿命将会超过十亿年。


为了合成足够的重元素,大恒星需要存活一千万年或者更久。小的恒星,例如我们的太阳,也需要有超过十亿年的寿命,以保证在其周围的行星中能演化出生命。实际上,直到大爆炸之后九十亿年,地球才出现。看来这些参数在相当宽的一个范围内都能满足恒星的“长寿”要求。显然,宇宙参数不能仅靠这个条件来微调。


大部分对于人择条件的研究中有一个共同缺陷,那就是只变动一个参数,同时假设其他参数不变。另一个极为错误的假设是,这些参数之间相互独立。多数研究将这些错误混合在一起,去计算一些没有意义的概率。而在我的研究中,几个参数可以同时变动。


在一篇引人注目的论文中,物理学家Anthony Aguire独立地审查了当六个参数同时有量级变动时,宇宙会有怎样的行为。他发现可以构造出这样一个宇宙,在其中“恒星,行星与智慧生命貌似可以很合理地出现”。


标准模型含有大约20个不能由理论本身确定的参量,目前只能通过实验获得它们。然而,只需其中四个参量,就可以确定物质大部分的性质。这四个量是:电子的质量,上下夸克的质量(由这两个质量可以确定质子与中子的质量),以及一个普适的作用强度(由它可以确定单位电荷e以及其他相互作用的强度)。人们梦想,最终,这些参量都可以被一个统一了标准模型与万有引力的理论(比如说,弦论)所确定。按照这个思路,我们只能等待,看看理论计算出来的电子与中子的质量是否能满足前文提到的人择条件3、4。除此之外,另一种想法是这些参数可以是随机的。后面我们将会考察这种想法的可能性。


在神学文献中,往往能见到很多关于人择条件的例子,然而它们往往产生于对物理学简单粗暴的误读。比方说,微调光速c,Planck常数h以及Newton引力常数G等参数,诸如此类的讨论都是不恰当的。因为这几个参数实际上是任意的,它们的取值只决定于你用怎样的单位。


与此同时,某些人鼓吹的“值得注意的”高精度其实容易造成严重的误解,因为这些精度实际上依赖于单位选取。例如,神学家John Jefferson Davis声称:“如果中微子的质量是5乘以10的-34次方而不是-35次方千克,那么由于它们在宇宙中含量丰富,多余的质量就会造成宇宙的收缩而不是膨胀。”听上去这似乎是微调了10的35次方的量级,然而正如哲学家Neil Manson所指出的那样,这个说法其实就好像是:“如果Michael Jordan的个头比10的16次方分之一(也就是1米)更小,那么他就不会成为最伟大的篮球运动员”。顺便提一下:Davis对中微子质量的估计并不精确。实际上,我们现在尚不知道每种中微子的质量,因为实验上只测到了各种中微子之间的质量差。而且,如果中微子的质量增大十倍,并且在宇宙中的含量同时减小十倍,则它们对宇宙引力的贡献不会变化。所以从各个角度看,这种关于中微子质量的微调论断都是失败的。


接下来让我们考虑人择条件5,它断言为了产生碳元素,需要微调机制。对此,Nobel奖得主、物理学家Steven Weinberg指出,恒星中合成碳元素的过程并不十分依赖于Hoyle所预言的7.65MeV的核能级,而是依赖于由三个铍原子核所合成的放射性碳原子核的状态。而这个状态离达到碳合成的要求还差20%。不过,正如Weinberg所说,“毕竟关系不大”。


简言之,微观物理中大部分所谓的微调问题其实都是一些旁观者提出的。这些人并不十分精通物理,但是却不断地玩弄数字,直到出现一个支持他们信仰的结果。可是,这些信仰往往并非来自客观的科学分析。


 


5、真空能难题


 


尽管人们一般认为真空是既无物质也无能量的虚空,但是引力势能的确可以贮藏在空间的曲率中。另外,量子力学理论显示,真空具有零点能,它是能量的最小点。


Weinberg大概是高调谈论真空能难题(即上文中的人择条件2)的第一人。他将此难题称为“宇宙学常数问题”,因为在Einstein的广义相对论中,真空能等价于一个宇宙学常数,它描写了空无一物的空间的曲率。


理论计算所获得的真空能密度,比实际观测所允许的最大值,还要大出120个量级。由于真空能密度是常数,故而在早期宇宙中,似乎的确需要120个量级的微调,以使今天的密度允许生命的存在。


直到最近,人们仍然认为真空能密度很有可能严格为零,因为在这种情况下不需要微调的操作,宇宙学常数问题就可以被消解了。然而在1998年,两个独立的研究组在对远距离超行星的研究中令人吃惊地发现,宇宙在加速膨胀。新近的研究也证实了这个结果:宇宙在向上落!宇宙加速膨胀的来源被认为是某种尚不清楚的“暗能量”,它们构成了我们宇宙总能量的70%。对于暗能量,一种可能的解释是,宇宙学常数产生了排斥性的引力,也就是说,广义相对论允许真空能产生排斥性的引力。


如果这是事实,那么宇宙学常数问题将再次浮出水面。然而与此同时,我们现在可以较为合理地认为,原先对真空能的计算是不完全的,恰当的计算实际上可以给出严格为零的真空能密度。在这种新算法被推翻之前,我们还不能下结论说,真空能就是为生命而微调过。因此,也没有强烈的必要去祈求造物主神灵的帮助。


但是,这样一来,宇宙的加速膨胀又是由谁造成的?暗能量的本质又是什么?事实上,宇宙学常数也许并不是排斥性引力的唯一来源。根据广义相对论,对于任一种物质,只要它产生的压强足够的负,它就能造成排斥性的引力。理论家提出,暗能量的来源也许是一种物质场,它被称作“第五元素”。当然,它不需要微调。


(待续)


下面贴几张图片,以便使我们对暗能量有一点直观的认识:


1、“暗能量”,一种营养补品:



2、“暗能量”,一匹赛马:




3、“暗能量”,太阳镜品牌:



4、“暗能量”,一个猪的品种:



2009年6月21日星期日

人择原理(一)

(博主按:一直以来打算写一点关于人择原理的东西。虽然我并不完全相信它,但我认为目前的确不能完全排除某种人择的假定。另一方面,讨论人择原理的文献已经足够深入与庞杂,因此与其自己瞎写,不如找一篇介绍性的文字与各位同学共同欣赏。以下的文章来自物理学家Stenger为The Encyclopedia of Nonbelief所撰写的词条。我的翻译遵循灵活原则,达意即可。好在这不是文学作品。原文较长,计划分三次贴出。)


 


人择原理


Victor J.Stenger


鲜于中之 译


 


1、人择条件


 


1919年,数学物理学家Hermann Weyl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为何两个电子之间的电磁力与万有引力的比值N1是一个如此巨大的数:10的39次方。使Weyl感到疑惑的是,这样大的数为何会成为事实。按照他的直觉,在描写系统的物理性质时,那些诸如圆周率之类的不带任何单位的“纯”数,应当只在1附近的小范围内出现。否则,为什么会是10的39次方,而不是57次方或者-123次方?Weyl认为,存在某种规律,是它选择了10的39次方。


接下来在1923年,天文学家Arthur Eddington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很难想象在一个描写事物的方案中出现一个比1差很多量级的纯数,不过我们也可以解决这个问题。途径就是:考虑这个世界中所有粒子的总数。我们可以将其他纯数与这个量联系起来。至于粒子总数本身,则可能是由某种偶然因素决定的。”他估计的这个粒子总数N的量级,大致在10的79次方,今天被称为“Eddington常数”。瞧,N差不多就是N1的平方。


到了1937年,物理学家Paul Dirac意识到,N1与另一个纯数同量级,那就是恒星的典型寿命与光穿过质子用时的比N2。他发现这两个看似无关的数的量级大体相同。如果说出现一个量级很大的纯数已经很不可思议了,那么另一个与此无关的纯数恰巧和这个纯数同在一个很大的量级,这是否更不可思议?


再后来,1961年,天体物理学家Robert Dicke指出:N2必须足够大,以使恒星的寿命足够长,这样它才能合成足够多的重元素,比如碳。更进一步,他说,对一个有重元素的宇宙而言,N1和N2必须同量级。这是人称“人择条件”的第一个例子。这个条件是说,为了生命出现在宇宙中,这些看似无关的物理量间的联系似乎是必须的。


从文献中可以找出大量运用人择条件的例子,以下几个尤其突出:


1、电磁力比万有引力强39个量级。如果不是这样大的量级,那么在生命有可能产生之前很早,恒星就塌缩掉了。


2、宇宙的能量密度要比某些理论估计小120个量级。假若宇宙的能量密度恰如某些理论所估计的那样大的话,这个宇宙早就爆碎了。


3、电子的质量一定要比中子与质子的质量差还小。这样一来,自由的中子就可以衰变成质子、电子和反中微子。否则,中子将会是稳定的,于是早期宇宙中的大部分电子和质子将会合成中子。这样几乎没有多余的质子(也就是氢元素)存留下来,作为恒星的燃料。


4、中子必须比质子重,但不能重得太多。因为,原子核之所以能把中子束缚住,就是依靠能量守恒来阻止核内的中子衰变。如果中子太重,那么它在原子核内也没法躲开衰变。没有中子,也许就无法合成重元素。然而重元素是构造一个像生命这样的复杂系统所必须的。


5、碳原子核的激发能大致在7.65百万电子伏特(MeV)左右。如果不是这样,恒星无法为生命合成足够多的碳元素。值得指出,天文学家Fred Hoyle使用这个人择条件,在碳核激发能被实验真正测到之前就预言了它。


 


2、人择原理:三个版本


 


Brandon Carter1974年,天文学家Brandon Carter提出了 “人择原理”的概念。这个原理声称:人择条件并不只是偶然的结果,而是以某种方式植入了宇宙的结构中。他本人提出了两个版本的人择原理。其中的“弱人择原理”(WAP)为:


    我们必须接受这样的事实:我们在宇宙中的位置必须被特别地设定,以使其与我们作为观测者这个事实相容。


Carter的强人择原理(SAP)说:


    宇宙(以及依赖于它的各种参数)必须使得它自己能在某个时刻创造出观测者。


更多作者随后提出了人择原理的其他版本,在文献中可找到不下三十种。这里我只引述三个,它们是数学家John Barrow和物理学家Frank Tipler在关于此主题的大作中提出的。其中的两个是对Carter表述的改装。Barrow & Tipler 的弱人择原理说:


    物理量与宇宙量的观测结果对于各个不同的数值并不等可能。它们的取值需要被这样的条件所限制:应当存在一个区域来产生以碳元素为基础的生命(碳基生命),而且为了做到这一点,宇宙必须足够老。


注意,Barrow & Tipler要求存在“碳基生命”,而Carter只是要求存在“观测者”。这是一个更好的选择,因为很多人择调节的确与碳元素有关,不管是直接还是间接。


Barrow & Tipler的强人择原理说:


    宇宙必须有这样的性质,它们允许生命在其演化历史的某个时段出现。


注意,这三位先生都强调宇宙“必须”具有某些性质以允许生命出现,至少是允许“观测者”出现。于是,强人择原理暗示宇宙中内嵌了某种意图或目的。


Barrow & Tipler 补充了“终极人择原理”(FAP):


    智能的信息过程一定要出现在宇宙中。而且一旦出现,就不会消失。


这里需要请读者注意,“人择原理”和“人择条件”的说法都是误称。因为,除了提出人类所属的“碳基生命”,这些条件中并没有要求出现人类,也没有要求碳基生命一定要进化出智能。


 


3、人择,意味着什么?


 


大部分物理学家和宇宙学家将弱人择原理视作同义反复。的确,各种自然常数当然要调节到适合我们这种形式的生命出现。否则我们就不会出现在这里讨论这些问题了。


然而人择条件的难题的确使人吃惊。人们想知道,对于宇宙的规律,它意味着什么。Barrow & Tipler提出了强人择原理的三种可能结果:


(A)    存在唯一的宇宙,它为产生并支持“观察者”的目的而设计。


(B)    必须有观察者出现,宇宙才能存在。


(C)    我们宇宙存在的条件是,存在大量不同宇宙构成的系综。


有宗教倾向的人将条件(A)视为上帝作为造物主存在的证据,而且这个上帝恰好就是那个为他们所崇拜的上帝。他们问道:如果不是为着一个目的、为着创造生命乃至人类的目的,宇宙如何可能获得这样一组经过精巧调节而适宜生命出现的物理参数呢?


然而这段讨论没有要求这个造物主就是某种特殊信仰中的上帝。实际上,“设计”似乎也能被解释为一个自然的过程,例如类似达尔文进化论中自然选择的过程,或者是今天的科学还无法解释的某种内建于宇宙中的结构。


结论(B)来自对量子力学带有神秘意味的误读。虽然近年来大量的通俗读物都以此为基础,但是几乎没有物理学家严肃对待它。


陈述(C)提出,存在多宇宙。我们恰好生活于其中一个适宜我们这种类型的生命生存的宇宙。我们将在稍后讨论这种可能性。


 


预告:


4、微调,旁观者的游戏?
5、真空能的难题

2009年6月20日星期六

斯克里亚宾:走火入魔,后果自负

斯克里亚宾是音乐家中的异类。在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流派纷呈的音乐史中,我们很难分辨出他到底属于哪一派,却可以从其他领域找到与他性格相投的人物。据说他曾在自己未发表的笔记中写道“我是上帝”。仅此一句就让人不禁想起尼采。仔细考察其音乐就会发现,他与尼采的相似之处其实远不止于此。比如,至少在我看来,两人都有精神失常的倾向。当然,尼采最后真的疯了。


斯克里亚宾与拉赫玛尼诺夫自小是同学,两人同修音乐,日后皆成为一代钢琴与作曲大师。然而今天斯克里亚宾的影响似乎远不及拉赫玛尼诺夫。除了拉赫玛尼诺夫后来移居美国而赚得大名之外,一个重要的原因,我觉得是斯克里亚宾的思想过于怪异,常人无法理解。相较于拉赫玛尼诺夫深沉大气的音乐以及这种音乐背后坚强稳定的性格,斯克里亚宾显然更像是一个神经敏感而脆弱,而且有一点精神失常的幽灵。


斯克里亚宾的音乐,尤其是后期作品,充满着他自称“神秘主义”的哲学,这也许是德国人理查•施特劳斯梦寐以求但并未真正达到的境界。这叫我费解。从斯克里亚宾的奏鸣曲与交响曲中,一种不断搅动的诡异力量扑面而来,它们在试图传播作者的哲学,但却无法叫人参透。有人形容,听布鲁克纳交响曲像是经历一场重感冒:病中不知健康的感觉,痊愈后又忘了病中的感觉。我以为拿它来形容斯克里亚宾也很合适。


进入斯克里亚宾的世界,一个不错的入口是他作品第八号的十二首练习曲。这套作于1894年(作者时年22岁)的钢琴曲毫无掩饰地展示出一颗充满浪漫气息的心灵,夹带着复杂而近乎病态的情趣。强烈的自闭倾向。一种来自深宅的,书卷气极重的,然而又不够成熟稳健,像是醉酒后的情绪化表达。各种矛盾的因素在一起组合出一种古怪、神经质、充满诱惑力、具有强烈致幻作用的旋律。


与他后期那些近乎无调性的作品相比,这十二首作品调性清晰,但是伴随着无数令人吃惊和战栗的转调。往往是在这些转调的关节处,作者的病态性格暴露无遗;也是在这些转调处,一种难以名状的神秘的魅惑力弥漫开来。在第二首中的连续数次转调,对我来说像是跌入深渊时自由下坠的绝望与解脱;而第四首又像是一片重重迷障的彩色迷宫,白色的背景上面点满了鲜红以及一些不干净的浅青蓝色。


这些钢琴曲带着斯克里亚宾指纹化的个性印记:旋律破碎。一团整体模糊但细节清晰的流动。上面的列举的两首,都是左手持续的三连音、右手持续的五连音、四连音。音乐的心率消失了,破碎成精细而颤抖的流动。一切都在令人不安地漂移。好在不乏热情。


斯克里亚宾早年极其崇拜肖邦。据说睡觉时都要将肖邦的乐谱置于枕下方能睡得安稳。在这十二首练习曲中,第三首可以说纯粹是肖邦前奏曲的翻版了,但绝对是亚健康的。色调阴郁,从第一小节铺撒开来的旋律带着惊惶的疑问,汹涌奔流,直到一段令人稍感安慰的中段进入。可是这短暂的平静瞬间淹没于一串令人困惑的表达,多愁善感而令人心碎的吟唱。最终复归于混沌不安的流动。然而结尾的方式很传统。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最后三首。第十首,一段短小而放松的音乐,实属罕见。斯克里亚宾似乎在描写小精灵的集会。小提琴神童拉宾(Rabin)曾经录过这一小段。小提琴改编版使人印象深刻。


第十一首略显特殊,沉稳的进行类似拉赫玛尼诺夫。一派阴沉的俄罗斯旷野的画面。积雪与枯树。虚弱而忧郁。暗色调的结冰的湖面。凝滞在天空而面色苍白的云。


最后一首似乎是十二首中最有名的。也是霍洛维茨爱不释手的小曲。虽然也很神经质,但总算靠近传统。一如既往,不停的转调激起人急速飞入深渊的快感,妙不可言。


免责声明也许是必要的。对于这些音乐,神经过于脆弱和敏感者慎用,另外也不宜大量服用。废话我已说得够多,所以一旦走火入魔,后果请自负。


语言是苍白的。


这里是Paley演奏的Scriabin钢琴练习曲(全集)的CD下载链接,此链接有只保证短期有效,欲下从速。